【器材】煽风点火新狂飚之狂飚8 《乒乓世界》
作者:王昊天
尽管本篇试打的样品仍是无限接近于最终版的测试版,却不难体会出新品的方向。上市版最早在3月份亮相,狂飚8首批不会放宽硬度和厚度规格,可能将在39-41°、2.15/2.2厚度之间做规格搭配。同期亮相还会有新的狂系包装和新的防伪措施。无论是新狂3还是狂飚8,都带来一个讯号:新球时代将要开启,套胶需要加“转”!
坎坷研发路
9年下半年,已经有网的几款试验版。然而彼时,国际乒联刚确定将采用新材料替代赛璐珞。随后一年多,乒乓球材料和技术标准的不确定的最终定型。近一年来,红双喜不断尝试,做了数种版本的试验品提供给不同人士试打反馈,本刊编辑部也有幸多次参与。这种很早确定型号、研发过程漫长而坎坷的例子并不多见。
变在哪里?
狂飚8是一款加强速度的高粘性套胶,可以从胶皮和海绵的物理设计中得到印证。狂飚8在狂飚系中胶面最硬,齿粒直径介于狂2、狂3之间,间距比狂3大。“粗齿硬皮”的设计,直接效果就是加速加力量。
号致密号海绵的配方中增加了一种接近纳米级的活性粒子,增加海绵活性,减少海绵分子之间的内耗,从而将海绵吸收的能量充分释放。
新材料球的速度和的直径接近上限,空阻偏大,球速偏慢。所以,加速、加转是套胶开发的两大主要方向,使新球带来的球质下降通过套胶的性能提升得到弥补。
狂飚8 VS 狂飚3
狂飚8并不是颠覆狂飚3,而是最大程度地保留狂3的主要特点,粘性与速度较为均衡,没有明显的短板。优势则在于通透感强了很多,同等度数的海绵,狂飚8形变明显比狂3大,吃球深度增加,会有狂飚8略软的感觉。狂3常见发“死”的感觉在狂飚8上没有出现,尤其在中小力量时,很容易打出较快的球。尽管胶皮偏硬,却没有失去控球力,旋转有明显加强,拉球的弧线很好,更容易掌控和调节。对于硬质的纤维板,狂飚8明显更容易发挥球板的弹性。对于新手来说,狂飚8的高容错和易掌控的特点,显然比狂3要合适一些。
细节图:
(完)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