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出台球不可怕,学学龙仔低点抄拉
文/可晨立
本组内容来自东京世乒赛男团决赛马龙对阵奥恰洛夫的比赛中,马龙在大比分领先的情况下,以一个非常罕见的高吊弧圈球结束了第二局比赛。在奥恰洛夫发球后,马龙快速摆短到对方的正手位短球,奥恰洛夫上步回摆出台,被马龙抓住机会,抢拉了一板高吊弧圈球得分,图中内容是从奥恰洛夫的回摆开始的。
身体再迎前,重心再下降
比赛进行到这时,马龙的竞技状态已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他在摆短后,步法非常连贯地完成了还原,在判断对方回球出台时迅速上步准备抢拉。马龙在第一个步法调整后感觉没有上够,但此时他的重心已经非常低了,来不及再进行第二次调节。图4-5,他并没有急于出手,而是通过再一次下压重心和身体迎前完成了第二次调节,这两个细微的动作是这板高吊弧圈球上台的关键。迎前的动作很明显是因为没有上够位置,而下压重心则是因为第一步上完之后错过了最佳的击球点。当马龙放慢节奏的时候,球仍在下降,所以他需要更低的重心帮助自己完成抢拉。
球可以拉“薄”
为什么要抄拉呢?因为触球点实在太低了,并且是在马龙身体没完全到位的情况下,所以这板球更多地是要靠手把球抄起来。马龙在触球时提前通过肌肉的收缩把动作锁住,故意把球拉得很薄,整体动作的发力方向几乎全是向上的,说明他想利用更强的旋转给对手制造难度。图7中,他拉球后的重心已经压到了非常低的位置上,并且是靠后的状态,这既体现了他向上发力的动作轨迹,又展现了其非常强的下肢力量。
马龙在这场比赛中完全通过节奏去压制对手,从第二局中局开始就几乎没让对手得分,后面又通过自己灵活的特点放慢了节奏,完全打乱了对方。而且他在放慢节奏的同时,还不忘通过加强旋转给对方制造难度,体现了其清晰的战术意图。能够把每套技战术都运用地恰到好处,说明马龙现在已经真正成熟起来了。
(完)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