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门口表演走钢丝
1985年3月,瑞典举办世乒赛,瑞典队打入了团体决赛。半决赛时瑞典队以5:3打败了老对手波兰队,从而一吐一年前欧锦赛半决赛输给波兰队的怨气,瓦尔德内尔与波兰队的库查斯基交手的那一场,球打得滴水不漏,令人难忘。直到决赛之前,瓦尔德内尔的总分为14-3(赢14场输3场),成为瑞典队成绩最好的选手。
观众席上坐着5300名观众,他们都盼望着奇迹会发生:瑞典队员以前赢过中国队几次,这次天时、地利、人和都齐备的瑞典队应该有可能创造打败中国队的奇迹。
瑞典队的上场人员如同1983年一样,中国人则在江嘉良外又加了两名选手:陈龙灿和陈新华。他们一个是右手直拍快攻型选手,另一个则是有着非凡能力的防守型选手。
决赛时,瑞典队以0比5惨败给中国队,瓦尔德内尔对陈龙灿那一场打得很差。赛后的记者招待会上,他承认这是至今为止他在世乒赛上打得最糟糕的一场球。
在对陈新华的那一场比赛中,瓦尔德内尔赢了第二局,这是陈新华在整个赛事中输掉的唯一一局,第三局瓦尔德内尔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
单打比赛,瑞典队打得一塌糊涂,没有一个选手打出好水平。瓦尔德内尔在第三轮遇上韩国选手金琦泽。在打到第5局决胜局时,金琦泽18:14领先,瓦尔德内尔连追3分,但最终没能抵御住对手的猛烈扣杀而落败。
如果瓦尔德内尔放松打的话,他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会改变打法,从而避免这种局面的出现,但他当时有点紧张,手腕有些僵硬,并不断地回头看坐在旁边的领队托马斯.巴尔纳。金琦泽搓球到瓦尔德内尔的反手,由于角度太大,瓦尔德内尔的反手拉球不够到位,打过去的球没有弧线,经常过不了网,或者碰网出界。在自己的国家打比赛,人人都处于极高期望的压力下,瓦尔德内尔也不例外,没能发挥好。而对手都是那么意志坚强,身手敏捷,进攻起来毫无迟疑,令瓦尔德内尔没有时间去调整战术,组织自己的进攻。
“我们当时对付不了来自全国的压力,”托马斯.巴尔纳回忆道,“大家都盯着我们,记者媒体到处追着我们,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瓦尔德内尔本来不容易受外界影响,集中精力打比赛,但这次世乒赛的压力连瓦尔德内尔都没法不受影响。”
在这次世乒赛结束前,瑞典队终于为国人争了光,“苹果”和卡尔松获得了双打第一,这是1973年瑞典队获得团体冠军后,重获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过硬的打法和心理素质是胜利的基础
中国队在哥德堡世乒赛上夺得了许多金牌,在整个80年代,他们一共获得了19枚金牌、12枚银牌,各类比赛的金牌及银牌总数分别是21个及15个。这次进入单打1/4决赛的全部是亚洲选手,6个来自中国,其中1人来自香港。江嘉良在决赛中打败陈龙灿而获得世界冠军,江嘉良用的球拍是宽胶粒正胶胶皮。这种胶皮比一般的正胶摩擦力大一些,打出的旋转强度要大一些。江嘉良具有超人的快速反应力,临场的情绪很稳定,技术完美,战术变化快,经常让人感觉他打的球既优雅又迷人。
在中国的体育报上,中国队教练许绍发分析了中国队这次获胜的原因,他认为中国队使用各种材料做的球拍,以及各种打法百花齐放,再加上队员意志顽强,都是中国队获胜的主要原因。许绍发还认为其它好几个国家的选手水平也都比两年前在日本打世乒赛时有提高,他还提到,欧洲选手的发球也比以前厉害了。他在采访的最后对体育报的记者说:“瓦尔德内尔发球变化多端,旋转又厉害,他向我们显示中国人在发球上对欧洲人的优势已经失去。”但在关键时刻,瑞典人的接发球还是没法对付中国最佳球员的发球,反手上旋还不过关,中国人继续以发球及第一板抢攻得分,仍在台前占据主导地位。在相持战中,中国直拍快攻选手总是用下旋球将球反复打到瑞典选手的正反手大角度,瑞典选手的正反手转换不够快,被逼得离台越来越远,中国选手便有时间利用扣杀得分。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2013年12月18日 上午10:29 1F
测试多说 <img sr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