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观察】乒乓球界的「中国制造」:大陆球员遍布世界,女子乒坛尤为明显
文章转自:纽约时报中文版 2016年8月18日
原标题:乒乓球界的「中国制造」:大陆球员遍布世界
1983年,倪夏莲帮助中国队赢得了一枚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金牌(草根乒乓网注:1983年37届世乒赛混双冠军与郭跃华合作)。但即便如此,她也没能让教练们确信她能够进入这个国家的顶尖选手之列。于是她离开了。
倪夏莲最初喜欢上这项运动时,还是一个七岁的上海小学生。上个星期,53岁的她第三次征战奥运会,第三次穿上卢森堡的奥运队服,1991年,她移民到这个国家。在这项需要精细预判的运动里,她在25年前显得不合传统的行为如今看来颇具先见之明。
当时,只有少数中国运动员移民到若干特定的欧洲国家。但是这股潮流不断发展,如今,六大洲都遍及着成熟的中国乒乓球海外军团,他们重塑了这项运动的面貌。
在本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出生的乒乓球运动员当然会代表中国参赛,但在56个参赛国中,还有其他21个国家也派出了中国出生的运动员参赛。在参加奥运会的172名乒乓球运动员中,至少有44人是在中国出生的。
奥林匹克赛事中,有很多运动员都不是在自己所代表的国家出生的。比如美国就有几十名运动员不是在本土出生,他们分别参加20多个项目。但是乒乓球是一个异数:今年的夏季奥运会上,三分之一的乒乓球选手都不是在自己所代表的国家出生。这个数字远远高于其他项目。
每个运动员的故事或成长环境都不相同。但是总的看来,中国出生的乒乓球运动员反映出中国对这项运动的广泛影响,也反映出一个或许是最为迫切的问题:这是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最好方式吗?
「这不是一个问题,」这项运动的领导机构,国际乒乓球联合会的主席托马斯维克特(Thomas Weikert)上周在接受采访时说。「而是一项课题。」
在奥运会上,一切都和往常一样。中国的丁宁战胜了中国的李晓霞,获得女子单打金牌。中国的马龙战胜了中国的张继科,获得男子单打金牌。星期二,中国女子队获得团体竞赛金牌,中国男子队有望在星期三同样获得金牌(本文中文版发布时,中国男乒已获得团体金牌——编注)。
自从1988年乒乓球被列入奥运赛事以来,中国已经获得了31枚金牌中的27枚。八年前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包揽了男子和女子单打的金银铜牌。2012年的新规则规定,每个国家只许派出两名运动员参加单打比赛,中国继续包揽了男女单打的金牌和银牌。
中国的统治地位,以及这项运动在中国的流行程度造成了这样一个副产品:一大批运动员虽然很有能力,但仍不足以入选国家队。经历了几十年的完善,中国形成了这样的体系:省队从市队中选拔人才,之后再把最佳人才送进国家队。只有最好的50名男运动员和女运动员才能到达顶峰。
「竞争太激烈了,」倪夏莲说,1986年,她离开国家队去上大学,1989年加入了一个德国的职业俱乐部。「我再也没有信心了。」
这样的决定只有在1978年中国实行经济改革,放开了到海外定居和工作的规定之后才能实现。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2016年8月21日 下午10:48 1F
这种现象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我说不清楚。当我留意到女子前两轮比赛之后,非中国出身运动员所剩无几之后,我觉得或许这种现象值得重视了。
2016年8月23日 上午10:22 2F
在这方面霓虹国或许有可取之处。